强夯企业东盛云-应邀参加
来源: | 浏览量:9269 | 发布时间:2019-08-04 06:25:33
7月21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天津大学、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天津市建筑学会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等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在天津圆满结束。闭幕式由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大会组委会主席郑刚主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民,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名誉理事顾晓鲁,重庆大学副校长刘汉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阳升,中设设计集团副总经理张炜,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院长谢永利,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高玉峰,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刘松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所长高文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姚仰平,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秘书长张建红,本次大会组委会联合主席、天津市建城基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永超等出席了闭幕式。大会以“岩土工程品质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对我国近年来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组委会主席郑刚代表组委会向联合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和支持单位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向联合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颁发了纪念牌。闭幕式上,张建民理事长介绍了第一届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学术报告大赛的基本情况,并向获奖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
组委会向联合承办单位颁发纪念牌
与会期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召开了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了第十四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的承办单位为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大会组委会联合主席刘永超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薛强在闭幕式上进行了会旗交接仪式。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张建民理事长对大会做了总结致辞。本次大会注册代表共有2573人,大会投稿论文935篇,期刊收录论文391篇,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121篇,参会人数、投稿论文数和收录论文数均创历史新高,近3万人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开幕式。本次会议期间举行了多个分论坛,包括院士专家高峰论坛、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奖论坛、岩土工程品质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岩土工程新技术及新设备论坛、岩土工程青年专家论坛、土力学教学示范与研讨会等。451人在会上进行了演讲交流,包括8个大会主题报告、8个大会特邀报告、4个院士与专家特邀报告、15个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奖特邀报告、4个国际专家报告、60多个主题特邀报告等。最后张建民理事长肯定和感谢了天津大学等12个承办单位、11个协办单位、13个支持单位以及100多位大会工作人员和青年学生志愿者对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所做出的贡献和付出。
基于岩土工程同行长期的思考,经过本届大会国内外2500多名与会代表广泛深入的交流,经过与会院士与专家的总结凝练,研讨并形成了“中国岩土工程未来展望•2019天津共识”,并由大会组委会主席郑刚在闭幕式上进行了宣读:
“面向未来的岩土工程应具有:韧性、绿色、智能、人文的品质。不懈追求岩土工程品质提升,坚持创新引领岩土工程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岩土工作者的使命。
岩土工程的品质
韧性:岩土工程与民生息息相关,岩土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几乎无处不在。突破传统安全理念,建立岩土工程新的安全观,提升岩土工程抵御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引发严重灾害并最大程度保持其功能,以及在灾后尽快恢复其功能的韧性性能,是岩土工程支撑韧性城市建设、韧性社会建设的重要品质。
绿色:绿色是指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造质量优良、经济效益长久、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岩土工程,以及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生态岩土工程,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岩土工程由于其特点,在工业化、节能、节材、降耗、环境友好、生态保护方面还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
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传统的岩土工程正在面临第四个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和发展机遇,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与创新,推动岩土工程建造、服役和维护的智能化,是新时代岩土工程品质的重要方面。
人文:人类建造工程,工程服务人类,人与工程密不可分。工程承载着不同的人类文明和地域文化特色。岩土工程对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文化传承等都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培养有求实、求真、求新的科学精神和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文精神的工程师,建立有人文精神的工程观,对于提升岩土工程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不懈追求岩土工程品质提升,创新引领岩土工程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岩土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湖北东盛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最早从事强夯的施工企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多项强夯施工工法专利,现有各类技术员工60余名,包括高级工程师2名,注册岩土工程师5名,是集勘察设计、方案设计、施工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
公司拥有各类型号强夯施工设备15余台,包括宇通ytqh600、ytqh450,杭重hzqh5000等先进大型设备,广泛用于工业厂房、机场、港口、公路、铁路等建筑的地基处理,公司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涉及工程达200余项,质量合格率100%。
近年完成的强夯项目主要有:神农架机场项目、武深高速嘉鱼段项目、武汉集装箱码头项目、普洛斯现代物流园项目、黄冈碧桂园项目、东风汽车8万辆商用车项目、中铁重工联合厂房项目、水布垭堆石面板坝坝基项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炼油项目、武当山现代影视城项目等。
公司秉承“专业注重品质,诚信构筑未来”的企业理念,以“合作、共赢”价值理念,立足安全,严把质量关,以项目法为管理手段,专注于湖北市场强夯业务,竭诚欢迎各界人士洽谈、合作,共谋发展。湖北东盛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多年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和众多客户的合作过程中,做到了收费合理,信守合同,充分替客户着想,积极与客户磋商配合,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以优异的工程质量、诚心的服务,获得广大客户朋友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赢得了市场信誉,广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公司以“俱进,文明、有序、高效、安全”为企业管理方针,以“团结,拼搏,创新、求实、协作”为企业精神,不断深化经营管理,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中国素有基建狂魔之称,随着经济的发展,催生出一种新的建筑行业-强夯。强夯即为地基处理的第一步,夯实地基,让建筑更加坚不可摧。随之而来的强夯企业越来越多,如雨后春笋。东盛云就是其中的一位。
31年前的今天,东盛云的创始人王国昌先生还是一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在国企的工作中,让他萌生了,下海创业的念头,说干就干,依然辞去工作,不顾家人阻拦,挤身到强夯基建的队伍中。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刚开始,由于只懂技术,不懂市场,导致第一单生意,做亏了,王国昌笑着说;“做生意,就算自己亏了,也不能让客户有损失,商誉是企业立根之本”。怀着这颗初心,后来业务逐渐壮大,大家都称他为“老王”,都说“做生意,我们不看公司,就看老王,老王办事我们放心”,这个“老”的称呼,不仅是对东盛云公司王国昌先生的认可,更是对东盛云公司技术和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东盛云深耕强夯产业的贡献的鉴证。
31载,东盛云承接的项目有市级重点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国家级重点项目,若干。公司拥有各类型号强夯施工设备30余台,包括宇通ytqh600、ytqh450,杭重hzqh5000等先进大型设备,,广泛用于工业厂房、机场、港口、公路、铁路等建筑的各种复杂地形,1000-20000kn.m地基强夯处理,公司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涉及工程达200余项,质量合格率95%。东盛云排水强夯凭着过人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规范,在多的项目中大放异彩,也让东盛云在排水强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赢得了客户的赞誉。
近年完成的强夯项目主要有:神农架机场项目、武深高速嘉鱼段项目、武汉集装箱码头项目、普洛斯现代物流园项目、黄冈碧桂园项目、东风汽车8万辆商用车项目、中铁重工联合厂房项目、水布垭堆石面板坝坝基项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炼油项目、武当山现代影视城项目、宁德时代宜昌邦普产业园项目、贵州遵义(茅台)粮食物流园、新洋丰集团工厂扩建项目、南昌大盾构机项目、福厦高铁制梁场项目、安华集团扩建项目、劲牌酒业扩建项目、雄安新区项目、海格斯项目等。
这一个个项目记载着东盛云人走过的风风雨雨,也承载着东盛云人“做精品工程,创品牌丰碑”的初心和“重质量讲信誉”的宗旨。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东盛云人将用无悔的青春和热血,续写东盛云传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了更好的明天。